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困生学会学习

时间:2014-06-05 11:48 点击:
摘 要:数学学习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

  摘 要:数学学习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但在实际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产生严重的数学学习障碍,成为数学学习中的学困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引导数学学困生学会学习进行了如下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探讨

  引 言:初中数学学习一方面是对小学数学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在为下一步的高中数学教育打基础。与其它学科相比,初中数学的学习是相对枯燥无味的,由于学生自身数学学习能力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等内在因素和教师讲课方法呆板、数学理论抽象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一部分数学学困生。面对这部分在数学学习中存在障碍和困难的学生,数学教师可运用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竭尽全力帮助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一、思想上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

  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抛弃学科偏见

  很多数学学困生之所以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是因为中学生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对事物的认识有较大的局限性,存在事物认识的偏差。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晦涩,从心理上已经产生了数学学习的恐惧和厌倦。

  对这种学生我们应当给他们多一些的鼓励和关怀,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不爱学习、不会学习逐渐向爱学习、会学习过渡,从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向自觉探索问题、主动回答问题过渡。

  一些学生并不是自身缺乏数学学习的智慧和能力,只是需要教师或家长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教师无意间的激励都有可能会成为激发学生奋斗动力的源泉。特别是那些好动﹑学习上又有困难的学生。更加要以心相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记得2012学年我所教的初三(5)班曾有这样一位顽皮的小男生徐旗峰,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失去学习的信心,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经常在课堂上发表意见。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因为学案的字体比较小,我把8字写成3字,这个学生很不客气大声地说,老师你老了,看不清了,写错了。当时全班学生好像在等着看我怎样骂他,但我没骂他,很不在意地说,没关系,你能看清就好了,谢谢你的指正,你真棒,相信你的数学肯定会学好。无意中帮他找回了自信。渐渐地他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好,他的数学成绩也进步很大,从第一次单元测验的16分,到期中考的65分。

  二、生活上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呵护

  数学学困生由于数学成绩差,在父母、家长和同学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感觉没有自信心。的确有的数学教师会在无形之中忽略这部分学生的存在,导致学生的自卑心理和考学压力加重。鉴于此点,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多多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生活,对学生性格的养成做一个全面的掌握。记得有一次去朱紫瑜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座在一起聊天,家长反映小孩晚上做数学很慢,头脑笨。我说不是她笨而是刚学完新课,在做作业时需要理解,肯定会慢,等到复习或考试时做题自然就会快的。通过家访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产生一种和老师在一起的亲切感与温馨感,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接近老师,并逐渐扫除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1、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必须要处在一个互动对话、宽松平等的关系中才能有效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有民主意识,不能搞“一言堂”,不能掐断学生的思路和话语权,要相信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学生具有的良好求知心愿;相信学生能发挥好自身具有的核心作用。在菱形面积计算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剪纸的方式,把菱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再把它平移到另一边去,可以拼成一个矩形。(引导交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然后借助矩形的面积公式从而求出菱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这样剪纸小游戏的应用,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菱形面积的记忆。

  2、设置问题情景

  在得出菱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后,教师进而设疑:如果把菱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借助三角形面积的算法,是否又得出菱形面积的另一个算法?(引导交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学困生走向自信与成功的桥梁,重视以待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环节,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提高的保证。老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在提问的过程中内容以及深浅度要有层次,提问的对象要多面化,更要避免一个同学在一堂课中多次回答问题,而其他同学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体验成功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从而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结束语:

  引导数学学困生,帮助他们由不爱学、不会学向爱学习、会学习、要学习转变,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才不辱我们数学教师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虎.数学的语言思维的桥梁——在初数课堂上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2.

  [2]安庄.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